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51期 -> 2 -> 新闻内容
子长县双百双千活动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作者:李晓军  发布时间:2013-07-05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李晓军)子长县“双百双千”包村帮户行动开展以来,各包村单位和干部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和“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围绕村情、民情实际,深入调研,积极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双百双千”,惠及千村万户。
    强势启动 开创良好局面
    今年3月起,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强势启动“双百双千”包村帮户行动。即200个县乡行政事企业单位包扶200个低收入村,2000名党员干部帮扶2000户低收入群众,其中100名医务人员帮扶100户因病致贫群众,100名农业科技人员帮扶100户无产业群众,100名领导干部帮扶100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
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深入村户,密切联系群众,制定详实的五年包扶规划和实施方案。县委书记兰孟堰、县长谢延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次深入所包扶的安定镇十里铺村和李家岔镇阳道峁村搞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他县级领导和单位也纷纷深入到自己的联系点查民情、访民意、解民困、帮民富,协调资金,力办实事,集中精力抓落实,狠下功夫解难题,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身体力行,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热情参与的喜人景象。开创了良好局面。
    定期督查 确保力见实效
    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办联合组织督查,每半月定期不定时督查一次,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了解村情民意。对工作中表现良好,力办实事的单位和个人,以简报的形式,及时予以表扬;对工作不积极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批评。全年累计表扬23人次,批评61人次,确保此项工作深入细致有效地开展。
    加大投入 提供坚强保障
    在调研中,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各包扶单位多方协调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在产业开发,长治久富上狠下功夫。瓦窑堡镇下冯家庄村在上级领导的帮扶下,治沟整地新增土地面积350亩,新建党员活动室一处,新栽山地苹果园500亩,累计投资380万元。安定镇十里铺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新建280亩山地苹果园。县交通局在对热寺湾中心社区强家畔村开展包村帮户活动后,新栽山地核桃300亩,补修坝3处,砂石化道路5公里,累计投资215万元。县石油协调办,在资金并不宽余的情况下,多方协调资金13万元,为 该村维修党员活动室5孔窑洞,同时拟定出下一步解决行路难和变换变压机的实施方案,急民所急,想民所想,解民之忧。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到村调研指导工作4296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110个,协调项目1150个。共落实包扶项目资金4520.2万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118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379.2万元,产业开发项目投资701.2万元,社会事业项目投资469.6万元;对孤独鳏寡、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放慰问金161.2万元,慰问贫困户2248户,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为帮助群众解决春耕生产资料,包扶部门和领导干部主动协调农用物资和技术力量,共为包扶低收入村捐赠化肥510.8吨、地膜16.8吨、种子199.8吨及其他果树修剪机、农药等物资,累计120多万元;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投资82.6万元,帮助劳务输出368人,资助贫困学生168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2期1647人,包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制度 形成长效机制
    以“双百双千”包扶帮户行动为契机,为达到一包到底,一包治贫的目的,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完善制度,力争形成长效机制,包扶农民脱贫致富。先后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蹲点包扶制度》、《科技人员下乡培训制度》、《单位及个人奖惩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力促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一包到底,一包扶贫、脱贫、治贫、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