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乔盼盼 穆小娟) 来到子长县余家坪镇余家坪村村口,记者就感受到了村里浓厚的迎新春、过新年的节日气氛。一座座新房贴着吉祥喜庆的春联、福字,高高悬挂着大红的灯笼,灾后重建的新家园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强降雨灾害的阴霾早已散去,灾害之初狼藉破败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
在驻村干部井涛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灾后重建户孙张学的新家。这是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四间砖混结构平房,提到新房,54岁的孙张学和他老伴高兴地说个不停,“我家本来前后院一共有7孔旧窑洞,娃娃些慢慢都长大成家了,一家十几口,都住在旧窑洞里,窑洞都有年头了,条件实在是不好。去年7月份,雨下得厉害,幸好后院的3孔窑洞在2009年新农村建设中整修过,没受多大影响。前院的4孔旧窑几乎要塌了,还好镇政府干部三番五次动员我们转移,要不我们都有被埋的危险哩。”
孙张学老人的大儿子孙海岗,掰着手指给记者介绍了情况:10月中旬我们在旧址上就地重建,政府分批下拨了3万元建房补助资金,前后不到一个月新房就建好了,真是雪中送炭。现在不仅我和媳妇娃娃有了新房子,弟弟明后年结婚的新房也不用再愁了。
从孙张学家中出来,一幢崭新亮堂的二层砖混结构小楼进入记者的视线,驻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也是灾后重建的一户人家。“新房建起来,12月初住进去,生活觉得更踏实了……”刘乃行和媳妇激动地说着。
记者看到,房子上下共六间,有卧室、客厅和厨房,房间吊了顶、刷了漆,还带一个收拾规整的小院。“之前家里的那三孔旧窑因为下雨都塌了,那会儿哪能想到一个半月就能住进这二百多平米的楼房,多亏了现在的县、乡、村干部对我们受灾农民的关心,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天天关心问候我们新房修建情况,还给我们发放补贴。搬入新房后,我们新添置了家具,还买了崭新的电磁炉、电脑、全自动洗衣机,这里比原来敞亮、坚固、舒服多了。”刘乃行的媳妇用袖口擦擦眼睛说。
为了兑现“春节前让受灾群众搬入新居”的承诺,子长县委、县政府整合所有资源,集聚一切力量,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全面负责、部门单位包村、县乡干部驻村、领导一线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并把灾后重建工作看作是一次加快城乡统筹、提升城镇聚集辐射能力的机遇,积极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加快灾后重建,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灾后重建规划。同时,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高效推进和质量安全,子长县实行灾后重建项目优先办理、限时办结、谁审批谁负责制度、灾后重建工作例会制度以及工程督查制度,从制度和责任上确保了所有重建户温暖入住新房,欢喜过冬过年。
去年7月份,子长县遭遇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全县城乡受灾人口达115486人,共倒塌房窑1836户4213孔间,严重损毁房窑1388户3214孔间,一般损毁房窑2210户6711孔间,88256名群众不得不离开居所转移安置。灾害发生后,子长县上下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据了解,自受灾以来,子长县共拨付住房重建补助资金7944.45万元,其中就近就地重建资金2892万元,保障房及移民搬迁安置补助资金2721万元,进镇、进社区补助资金1430万元;下发生活救助资金895万元,发放煤炭1129吨(折兑资金56.45万元)。截至目前,子长县通过自行完成重建安置1206户,移民搬迁暨保障房安置907户,自行解决自购房安置112户,敬老院安置3户,剩余的通过投亲靠友安置158户、租赁住房安置829户,受灾群众乔迁新居温暖过冬过年。
经历了天灾大难的子长县受灾群众,正在子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满怀信心,逆境奋起,走向新的征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