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郝静:近年来,我县基层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惠民政策日益完善,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匮乏,业务水平低,部分病人仍然不愿意在家门口治病。她认为,解决基层医卫人员人力不足、职称学历层次低、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是化解当前基层医疗服务矛盾的急迫任务。她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动员优秀骨干主动到基层乡镇卫生院来结对帮扶,定期指导工作,方便群众就医;要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鼓励开展适宜新技术,拓宽医疗领域,不断提高卫技人员素质能力;要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大代表黄小平: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彻底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广集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信贷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商业银行要设置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信贷部,构建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分散化、多样化等特点,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要制定与大企业有区别的符合中小企业特点和要求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人大代表张孝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县城东拓西扩的战略实施,县城框架不断拉大,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已显现,城市基础设施需尽快完善,尤其是城区供水、供气急待提升。他建议,要加快红石峁沟水库建设,提供足够的优质水源;要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延伸工程,提交供水质量、扩大供水范围,同时要实施县城天然气输配工程,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要切实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加快中达焦化厂建设步伐,延长煤炭产业链,提交企业效益,增加财税收入,为失地农民提供劳务输出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人大代表张金虎:土地是群众的根本,加快农村土地集中流转步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要继续探索土地集中流转方式,主要解决土地流转给谁和怎样流转的问题。他建议发展产业时,要做好规划、土地流转、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基础设施配套、协调贷款、环境保障等服务性工作,以企业、合作社、农民为主体,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一园多区、市场运作”的建设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政协委员沙文莉:学校人口密集,往往是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类群体性传染病的突发高发场所,这样就为学校医务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县一些中小学校没有按照规定配备医务室,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给学校传染病及时发现和控制带来了不便。为此她建议,建立健全我县中小学卫生室,要增加投入,解决设施设备,配备专业人才,逐步完善和提高学校的医疗保健水平。
政协委员张海臣:为使我县山地苹果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他建议,发展山地苹果应针对我县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一是应着力抓好基地建设,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来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积极性;二是以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群众落实果园流转,通过将果园流转到大户手中来促进果园规模化经营管理;三是在扩大栽植面积时,要严格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原则,着力以“强化管护、稳步推进”为准则,努力从源头上将“只栽不管”与“想管没能力”的“硬伤”根治痊愈。
政协委员韩小慧: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民间艺术传承、弘扬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事业,她建议:一是在充分挖掘和整合我县现有文化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文化强县的需要,设立奖励基金,公开招聘优秀文艺人才,引导、扶持群众自发性文体活动队伍,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多创精品力作。二是针对我县现有文化设施规模小、硬件设施差、服务功能不完善的问题,高起点统筹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三是充分挖掘和保护黄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大挖掘、保护、宣传力度,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曲艺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文化扶持等政策争取项目、资金来扶持传统曲艺,调动专家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和支持。
政协委员徐宏伟:在加快我县文化强县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子长红色旅游产业方面,他建议:一是整合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使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不断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步伐。打造旅游精品项目,进一步丰富旧址、旧居的陈列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参观效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民间资金,投资开发红色旅游产业。三是强化协作,推进延安红色旅游一体化。主动营销,积极融入延安五大红色旅游线路之中,打破固有旅游经营壁垒,使我县真心成为延安红色旅游的大通道和中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