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开雄 孙乐)2013年,子长县以“现代农业富民、能源化工强县、重大项目引领、城乡统筹发展”为战略,如何实施好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成为了摆在全县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以“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地认知将工作切入点直接指向政务环境,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阳光政务建设“活动随之拉开帷幕。
问计于民 剑指沉疴
摸准实情,找准症结是优化政务环境的关键。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合客商投资的需要?究竟是哪些环境问题制约着子长科学发展的进程?围绕这一课题,县纪委、监察局开展了为 “换位思考看子长”主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企业座谈,认真倾听投资企业和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在深入了解企业、群众所思、所盼、所怨、所求的基础上,一份重点突出、分工具体的《阳光政务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很快下发到了全县具有行政职能的单位和部门。《方案》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不公开、服务效率低、执法不规范等沉疴积弊,以建设阳光、效率、法制政府为目标,明确了3类13大项工作任务,规定了具体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为保障任务落实,县政府将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2013年4月25日,成立了子长县阳光政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政府县长谢延明任组长,县纪委书记茆梅芳、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炜、宣传部长任越安为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县政府、县纪检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选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专门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的阳光政务建设工作。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五个纪工委监察室和25名机关行业作风督察员组成5个明察暗访组,采取模拟办事人员办事、现场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全县机关行业作风进行明察暗访。
政务公开 群众满意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让企业和群众心里明白、眼前亮堂,是子长县阳光政务建设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要以便商利民为原则,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看到政府部门到底在办哪些事、怎样办事,并参与重大事项决策;让企业知道哪些事应该到哪个部门去办、怎么办。
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实现了由“我公开什么,群众看什么”向“群众想了解什么,我就公开什么”的转变。公开内容上,从公众的需求出发,做到了“6个重点公开”,重点公开本部门的基本情况、管理职能、股室设置、重点工作职责分工、班子成员照片及联系电话;公开执行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审批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公开公益性强、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开展情况;公开政务环境监督举报电话。公开载体上,达到了“3有”标准,即有部门《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有部门网站或子长政府网部门网页;有内容齐全、形式规范的政务公开栏。
为进一步扩大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政府网站群的建设管理,在保障已有站点网页信息实时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子长县阳光政务直通车信息网”,增强了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寺湾乡、瓦窑堡镇等乡镇和部门在便民服务中心、机关办事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安装了业务办理事项查询程序与办公软件对接,方便企业和群众及时了解事项办理流程和办理进度。
为确保公开事项齐全、及时、规范,县阳光政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制定了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定期更新、考核评议、保密审查等系列规章制度;在有关网站开设了“政务信息公开投诉留言意见箱”;在县电视台和《子长通讯》开设了“阳光政务直通车”专栏,专访内容为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职责、结合单位业务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阳光政务开展情况、下一步如何实施阳光政务、单位作风建设。在此期间将这些受访单位的承诺以文字形式相继在电视台播出。
全县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制作不锈钢或铝合金公开栏(橱窗)143个,版面350块;增设电子显示屏23个,电子触摸屏10台,公布监督和热线电话156部,办阳光直通车电视专访30次,《子长通迅》30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11篇。
如今,在子长县,想查询县政府有关文件、政策,了解各部门职能、权限,只要轻点鼠标,登上“子长县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子长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便可一目了然;无论在哪个部门办事,只要查一下《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或者看一眼“政务公开栏”,就知道该由谁办、怎么办、收费依据及标准……投资企业和办事群众切身感受到了“阳光政务”带来的温馨和便利。
家住米粮山社区的张学斌对记者说:“以前我们老百姓到机关办事有“三不”,不知道能不能办,不知道找谁办,更不知道怎么办,现在都解决了。”
提高效能 优化环境
多年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推诿、效率低下等问题,一直是最难治愈的“机关病”。阳光政务活动领导小组在认真总结汲取往年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为治理这一顽疾开具了良方。
推行“中心+网络”式办公,打造便捷政务。按照“重点服务项目、尽量方便群众”的原则,将各个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各乡镇基层站所审批服务事项集中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构建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阳光化操作”的行政审批管理体系。民政局、计生局、土地局等单位部门,纷纷依托政府网站就本部门服务事项开设了网上服务专栏,方便企业和群众通过网络下载相关表格、申请业务办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
在机关,精心开展“一把手体察日”活动,搭建干部“服务”平台。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以服务对象身份定期“体验”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换位思考,查找不足,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在各服务大厅和办事窗口,落实工作人员服务用语、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三规范”要求,设置咨询服务台,免费提供一次性告知书,执行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制度,开展“温情”服务;对基层、企业、群众遇到的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落实上门办、主动办、帮助办、代理办、预约办“五办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结快办、跟踪协办,实现“超值”服务。
现有部门窗口72个,窗口工作人员132人,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144135件,正在办理405件 ,已经办理143730件,办结率达99.7%。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后保留县级实施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196项,保留县级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1项,现已全面向社会公布。
规范执法 有错必纠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达标、乱服务是企业投资落户之后最反感、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县上对有关事项实行了“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最后依法处罚”的“三步式”执法程序。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主管负责人就本部门执法行为规范化情况通过电视台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承诺。为规范对各类企业的检查行为,各部门建立并落实了涉企检查备案制、回访制等多项制度,压缩涉企检查次数,从制度上杜绝了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问题。
为治理乱摊派、乱达标、乱服务,县政府坚持下发文件和在电视台播发通知“双轨并行”,严禁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向企业拉赞助、摊派费用、安插人员,违反企业意愿强行收缴会费、订阅报刊、举办有偿培训,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服务。各部门所有涉企达标评比活动,均要报县纪委、监察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农民街商户李桂林对记者说:“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涉企摊派、达标评比、有偿服务等行为的治理力度明显加大,切实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团结一致 共谋发展
子长县阳光政务活动酿造出了一个强大的效能如一股洪流,凝聚起千万力量,化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快速升腾,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让子长的天更蓝,心更齐,气更顺,风更正,思廉、崇廉、倡廉、爱廉之风在子长蔚然成风。环城东路、红石峁水库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二级汽车站建设项目已完工,齐家湾客运西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秀延河大桥加宽工程通车,滨河路和富源路加快建设,子靖路崖窑沟至中庆湾三级公路改造项目已通车。朱家-栾家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在第十七届西洽会上,共签约项目10个,其中8个合同项目、2个协议项目,概算总投资98.96亿元,引进资金71.96亿元。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43亿元,完成年计划84亿元的73.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7亿元,完成年计划6.96亿元的6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6亿元,完成年计划11.35亿元的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98亿元,完成年计划97亿元的8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79元,完成年计划8607元的7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8元,完成年计划30345元的68.2%。
阳光政务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子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指挥带领下,广大机关干部前进脚步不停,改革力度不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27万勤劳、纯朴的子长人民心里,沐浴着科学发展的阳光雨露,一个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宜居宜产宜游的魅力家园正一步步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