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76期 -> 3 -> 新闻内容
子长人的婚丧嫁娶
新闻作者:本报讯  发布时间:2014-04-14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丧嫁娶,俗称红、白事,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习俗源远流长,礼数极多,亦繁琐复杂。建国后,虽然有所改革,但是有些习俗仍然沿袭了下来,形成新旧结合的婚丧习俗。现在,将我县人民的婚丧习俗分别作以简要介绍:
    婚嫁
    婚嫁,俗称红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被喻为人生终身大事。旧社会,婚姻不由儿女自己作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除个别偏僻山区之外,绝大部分地区的男女实行自由恋爱,自由挑选对象,有了绝对的自主权。当然,有些年纪大一点的父母总还要了解一下对方的“门风”高低,人气如何,然后才能最后确定两家是否结亲。
    定亲 也叫交占亲,是相准对象后的第一道程序。一般要选择双日举行。由介绍人带领男方拿着礼品到女万家,将一块红布铺开,放上12个枣果馅(再多也行,但都得是双数),用红线绳扎成十字,表示婚后早生贵子,儿女满堂。还要给女方衣服一套和带子一根,意思将女方拴住,占为该男所有。而女方则要给男方鞋一双,名日稳根鞋。有些地方给女方衣服两套、鞋两双的,取双数,表示成双成对之意。这样就算是双方缔结了婚约。
商话 双方通过介绍人协商结婚的日子与形式、规模、结婚的嫁妆等事宜,双方取得一致意见之后,便可按期举行婚礼。
    结婚 结婚的日子是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而请先生测定的利月吉日。迎亲的队伍在吹鼓手的引导下出发,过去是抬着花轿,现在改用汽车、大车或拖拉机。迎亲的人数一般由七人、九人或十一人组成,以便迎回新娘时成为双数。对迎亲的人员要求也很有讲究,新郎的姑妈、舅母以及寡妇和有孕者不能参加,只有婶娘、嫂嫂(亦有姐姐去迎的)可以参加,迎亲的男人一般是由舅父,姑夫、姨夫、姐夫、亲家等参加。
    迎亲出发时,第一碗清水饴铬由新郎吃。新郎要到迎亲的轿子或车上坐一坐,名谓“压轿。”20世纪80年年代初多用自行车去迎,新郎要把自行车推着走几步,迎亲队伍方可动身。
    迎亲时还要带上男方给女方的被褥和衣服(俗称装穿),
    并带离母馍馍两碟,离母糕一卷,转道玻璃瓶一对,上贴大红喜字,瓶内装上油,插一双红筷予,用红绳扎起,挂在迎亲的车上,并带着一张属相单,上面写着避什么、忌什么属相等。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后,受到盛情款待,吃完饴恪、“八碗.后开始动身返回。驮箱的外家(舅舅或表兄弟)要先行一步,大队人马要等长号一吹,鞭炮齐鸣,在嘹亮的唢呐、锣鼓声中开始出发。迎亲者走在队伍前边,坐新娘的车走在中间,送亲者跟在队伍的后边.顺着原路浩浩荡荡,热热闹闹返回。
    当回到男家时,迎送人等都排成一行,在鞭炮声中缓缓而人,吹鼓手的长号在洞房门口长鸣一声,谓之“撞帐。”娘家陪送的嫁妆整齐地放在显眼的地方,让亲朋好友观尝,以显示娘家的荣耀和大方。
    拜天地 院子里铺一块席子,席子上铺着毡,正面桌子上放一斗米,米斗上插秤一杆,尺子一根,秤钩上挂着猪尾巴、油糕等,新郎佩着大红花,站在桌前等候新娘下轿。新娘下轿后,走到桌前与新郎并立,然后由先生喊着:“一拜天地”,夫妻二人同时向天地叩拜:“二拜高堂”,向父母亲叩拜;“夫妻对拜”,二人互相作揖对拜。最后由新郎抱米斗同人洞房。此项程序,有些地方已略去。
    上头 人洞房后,号炮齐鸣,择金水二命之人给新郎新娘上头。上头时,二人并排端坐,由上头者把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头上,用梳子一边梳头,一边口里念道:“一梳长,两梳短,三梳撩过后花园,养小子戴顶子,养女儿是巧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念完这些吉利话后,上头结束,从此成为结发夫妻。
    喝蜜酒 将蜂蜜合酒配成为蜜酒,然后由新郎、新娘共饮,表示亲密合好,白头到老。
    吃儿女扁食 将事先包好的饺子(又称扁食)煮熟,新郎新娘各吃6个(也有吃8个的),表示早生儿女,早享福。 表礼。当送新媲的人员准备返回时,办事总管要将娘家、房头、外家陪送的礼物、嫁妆均放在桌上,向亲朋表白一番,并将实物折价,以半数以上的钱退给各家,以表示酬谢。最后在鼓乐声中互相敬酒,互相道谢,高兴而别。
    闹洞房 晚上能和新郎新娘开玩笑嘻闹的诸如爷爷、奶奶,弟弟、嫂子、姐夫、表弟等亲朋好友都来闹洞房。有的让新娘点烟敬酒,有的则要求唱歌,也有的出一段难念的“绕口令”让新郎新娘念,或做些较难完成的动作让新郎新娘来表演,等等。总之,这些嬉闹的游戏都是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直至深夜。
    第二天,夫妻双双回拜娘家。新娘在婆家住七天,回娘家住八天,便是所谓的“对七对八。”
    丧葬
    丧葬俗称为白事,死者未满十二岁,谓之魂不全,不举行丧葬仪式,只有对年老者过世所采用的葬礼才是十分隆重的,而且禁忌、仪式、规矩繁多且严格。
    病危 老人患病或病危医治无效时,要通知娘家或外家来探望,并要告知不在身边的子女和嫡亲返回守在旁边,谓之“收气。”
    临终后要洗脚洗手,剃头,穿好寿衣,然后抬放到铺着谷草的木板上,等阴阳先生测定日子后,才能动哭声。
扭倒头鸡 当老人亡故后,捉一只鸡(男性用母鸡,女性用公鸡),用手扭鸡头到死为止,压在死者肩下,称为“引路鸡。”最后拔鸡毛剖腹献于亡人面前。
    放口含钱 在亡人口内放一枚铜钱或硬币,一头用红线串起挂在死者耳朵上,名日口含钱。表示亡人带着钱去了。
    带打狗饼 用白面烙成指甲大小的园饼,用线串起戴在死者手腕上,谓之“打狗饼。”迷信者说阴府有恶狗把门,带上打狗饼子为人门方便。
    挂岁数纸 按照死者的寿数,用白麻纸剪咸纸幡挂于门上,表示此人死亡,使路人皆知。
指明路 死亡后的第一天:由儿子、儿媳孙子等,端着水碗、香纸盘放声大哭着走到村边的大路上,边烧纸叩头,焚香奠酒,边口里不住的念道:“你老人家走明路,不要走黑路,走高桥,不要走低桥。”说明儿孙们担心亡灵刚刚步人阴界,满目迷津,不知所归,希望他认清坦途,驾返天宫,此谓之“指明路。”
    定葬日 请阴阳先生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选定了埋葬之日,并写一张上有死者的姓名、生辰八字、死亡的日期、时分,谓之“殃单”,放于死者身上,开始准备葬日事宜。
    入殓 又称成殓,死亡后的第三天便要举行。一般选在落日后,将寿木放置门口,打扫干净,放人纸条、丝线等物,每个孝子放一、两枚硬币于棺内,将死者抬人棺内,整理好衣服,用白麻纸裹谷草充实,抬放至灵棚内,由孝子轮流守灵,整夜不息。
    吊丧 在葬日的前一天,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都要来吊丧奠祀(俗称烧纸),孝子孝孙烧纸后还要陪祭,直至祭祀完毕,均行三拜九叩首之礼。
    下话 当晚还要斟酒请死者的娘家、外家下话,所有孝子孝孙都要跪于桌前,娘家、外家感到满意,便无是非,如果提出责难,往往造成矛盾激化,闹得不欢而散。
    出殡 次日,天刚放亮,孝子和上坟的亲朋每人喝一点米汤,准备出殡。有的亲朋在孝帽上抽几根线卷在纸内一同烧了,名日“换孝。”阴阳先生一手拭铜铃,一手提着鸡,高念起殃咒诀,走出门来将一盛灰的碗打碎,谓之“起殃”,人们纷纷躲开,避免被殃打。起殃完毕,即由孝子们把一块白布拴于棺木上向前拉,后边八人抬着(或用车拉着),前边由吹鼓手、“引魂幡”引路,徐徐出殡,每过家户门前,燃烧火堆相送。一路上还要撒下黄白纸钱,名日“买路钱。”
    下葬 灵柩抬到坟地,用绳索吊着下到墓坑,阴阳先生用罗盘定了方向,然后点着油灯,放好寄食罐(内装五谷之物),安好墓砖(上写死亡人姓名与生死年月),摆一三腿小桌,上放书籍、墨笔、用具等物,摆顺棺木,扫灭脚印,堵好墓口,只留一小孔,铁铣上倒着烧红的清油,让其油味进入墓内,谓之“炝墓。”然后填平墓坑,阴阳先生摇动引魂幡,高念招魂咒语,孝子背坟而跪,当阴阳先生念到死亡人姓名时孝子们放声大哭,此谓之“招魂。”筑好坟堆后,安上饭床,娘家和亲朋好友烧纸换孝,孝子们跪着陪祭,最后,摆好纸火,花圈,用火烧化,埋葬结束。
    谢土 埋葬后,阴阳先生要在土神前谢土。据说,因为办丧事,吵吵闹闹,哭哭叫叫,闹得土神亦很不安宁,谢土是表示丧事已经办完,谢感土神荫佑,并且希望今后继续保佑平安。
    谢土开始时,在土神前放一桌子,桌上放米碗、酒菜,孝子跪于面前,上香斟酒后,阴阳先生手摇铜铃,口里念道。“谢土神,安土神,土神早日回家门,保佑主人享太平……。”念毕,又到其它各窑房中洒扬五谷,并贴上一道道金黄色的神符,保佑全家平安。
    攒山 埋葬结束后,招待亲朋吃饭,一般早上是饴铬,下午是“八碗。”男女孝子还要带着祭品来到坟里,再行祭祀。母个孝子轮流往坟堆上铲一、两铣土,然后将孝棍插到坟堆上,谓之“攒山。”
    供七 从死亡之日起到第七天,为“一七”,一共安排七个七日为“供七。”每到一个七日时,孝子们都要到坟里祭祀一次,若是“犯七”,还要剪些纸旗、伞、帽等插在坟里,可免灾难。
    百日 死亡之人到一百天时,儿女们还得为老人过百日。早饭后,全家人到坟地烧纸祭祀,表示子女对老人的怀念。
    周年 人死亡后,满一年为一个周年,共过三个周年。头周年时,孝子要亲自登门请亲戚烧纸换孝,并要送给每人一件纪念品,以表谢意。二周年,全家人上坟祭祀。三周年过的比较隆重,杀猪宰羊,买纸火,请吹手助兴,做“八碗”招待亲朋。当然还要上坟祭奠一番,以表对死亡人的怀念。
    另外,有些老人殁在伏天,因为天气炎热,来不及请阴阳先生看日子或犯忌就近没有好日子,便可进行偷葬。出殡时,不动哭声,不请吹手,不扛“引魂幡”,先将死者安葬,等到选好正日子时再进行一次埋葬仪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