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李晓军)“建议政府加大对县城城区医疗卫生设备和人员的投资、投入力度,因为全县农村人口大部分流入县城”,“建议县委领导多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建议县委、政府加强教育的管理,尤其是高中的教育质量管理提升”,“建议政府在老年人养老机制方面,进一步健全”……
这是4月10日,记者在县委五楼会议室由县委书记兰孟偃,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延明组织召开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采写的一幕。参加这个座谈会的成员有村支部书记,有镇党委书记,有离退休干部代表,有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是否能听取征集到真实、真诚而中肯的意见建议,直接关系到第二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质量和效果。问题征集的范围小面不广有失偏颇;问题征集的泛泛而谈,“明哲保身,都当老好人”,操作起来整改起来无从下手;问题征集的不密切联系群众,不解决领导“四风”问题和服务群众问题,这本身就是问题。对班子对个人是否能征集到“对症”的意见建议,确保“下药”的准确性,事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成效。在高度认识征求意见建议环节对整个活动起到承上启下作用重要性的基础上,我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个人问题,用了解的人在班子内部互评”,“班子问题,用管辖的部门在系统内自评”,“县委、县政府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交叉评”,采取“互评、自评、交叉评”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班子结合个人,广开言路,广泛征求各行各业各界的意见建议,征求意见建议环节严、实、细。
“我工作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可以和县级领导们这样近距离,面对面的谈心、提意见建议。”这是3月28日,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李建华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白广裕召开的座谈会上说到。
严严格格“把”,提升征求意见建议质量关。出台硬性指标,在征求意见建议和测评表上不准空白,不准填“无”“好”“没意见”等“意见建议”。对一次征求不到的意见建议,可以反复征,多次征。直至触及问题本质,触及党性深处。
实实在在“征”,把群众请到桌前来。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组织、纪检、政法、宣传、统战等9个部门和各县委常委分别依据自己所管辖业务范围,明确座谈成员和范围,把各行各业各界代表请到桌前来,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建议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多调研”、“建议组织在流动党员的管理上,能够有效管理,敞开‘进’和‘出’两道门”。3月28日,在县委五楼会议室召开了由县委副书记雷兴平召集的座谈会。座谈会分“意见建议大家提”、“领导个谈征意见”、“发放表格背对提”三个环节进行。在各常委成员常委班子分头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再“小范围班子内部征”和“大范围全县范围征”,两条腿走路,左右手齐动,确保征求意见建议实实在在,不走过场。
细细致致“行”,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去。在敞开大门征意见的基础上,县委要求各常委和31名县级领导要主动出击征建议,结合“双百双千”包村帮户活动,响亮提出“进百村访千户转作风解民忧”的活动载体。县委书记兰孟偃和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延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4月9日和3日分别来到自己所包扶的安定镇十里铺村和李家岔镇阳道峁村,深入田间地头,以实践为炉,拜农民为师,问计问智于民;他们走进村党支部,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讲党课、传学习、征意见,答疑释惑,解决问题,并就农民生产生活、产业开发等方面工作作出分类指导。县委副书记雷兴平来到安定镇张家渠村,组织部长白广裕来到玉家湾镇刘来沟村,宣传部长任越安走进子长县中医院……确保活动细细致致进行。
“我们村建起了温室大棚,前年给每户补1000元帮扶买销菜三轮,没人买,现在1000元补助不给了,蔬菜大棚户却家家户户自己买回来了三轮车,这充分说明,大家在蔬菜棚上尝到了甜头,见到了利啊!”安定镇十里铺村支部书记胡应兵慷慨地说。
目前,全县共发放各级各类意见征询表8630份,收回7680份,梳理出县级领导各班子意见建议46条,各成员意见建议73条,并及时反馈班子和个人,做到通知早知道,整改常监督。
“我们实实在在地搞,就是要解决好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应群众需要,3月20日我县出台了窗口服务单位无节假日制度,现在我们县委各常委召开座谈会,广开言路征询方方面面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通过认真梳理,制定计划,将群众的期盼和需求作为我们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任务,解决领导干部‘四风’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办好群众的事情。”县委书记兰孟偃坚定地说
洗耳听意见,敞门征建议。子长县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见建议征询环节正在扎实有效地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