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78期 -> 3 -> 新闻内容
毛泽东翻脸
新闻作者:梁衡  发布时间:2014-05-23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一直认为,从性格方面研究伟人的成功,是人学和政治学的内容之一。
    毛泽东是大伟人,一生成大事无数,也翻脸无数。许多时候,他是对的。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与“左”倾中央翻脸,坚持农村斗争,中国革命终于胜利。解放初,他与斯大林翻脸,坚持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使中国免陷于东欧国家的尴尬之境。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毛泽东敢于翻脸。在许多地方,新中国仰仗苏联,尊其为“老大哥”。苏联乘机要挟中国。1958年7月,赫鲁晓夫提出与中国建联合舰队,在中国沿海建海军基地,毛泽东当即翻脸,大声说:“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过去?我不想再听这些。”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毛泽东风趣的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中的大勋章。”
    伟人一怒天地翻。
    所谓个性,就是与人不同之性,往往是优点,也是缺点,成也个性,败也个性。毛泽东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一生都在战斗,只要想干的事,一定要实现,谁也别想阻拦,这也铸成一些错事,一些憾事。
    在延安,毛泽东与江青恋爱,并结婚。延安高层几乎一致反对,远在江南的项英,发来长电反对。大家觉得江青在上海的一段历史不清,表现的不好。毛泽东翻脸,大发脾气,拍了桌子。政治局拿他没有办法。与江青的结 合,确实影响了他晚年的威信和国家的政局。
    潘汉年是党内做地下工作的大功臣,为党提供了重要情报,团结了上层文化人士。他做地下工作时,未经请示,见过汪精卫,并未办错事。“高饶事件”时,他向老上级陈毅汇报,陈毅自告奋勇向毛泽东求情。没想到毛泽东立即翻脸,批示逮捕,直到死在狱中。“文化大革命”结束,潘汉年才被平凡。
    1959年,庐山会议本要纠“左”的。因为彭德怀的一封信,毛泽东立即翻脸,把彭德怀的旧账全部翻出来,左后将彭德怀打成一个反党集团,全国打了右倾分子三百多万。他与彭德怀的翻脸,终于变成与党内高干,与忠心追随他多年的干部大翻脸。
    1956年,毛泽东公开表示,不再当国家主席,要集中精力研究问题,将担子交给刘少奇,离京南下。后来,回到北京,他发现刘的想法与自己有分歧,大发脾气。刘少奇主持的会议已经散会,他又把代表追回来。这样不给面子,刘少奇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期,他亲手写了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与刘少奇公开翻脸,把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和毛泽东是很近的同乡,又是在延安已经确定的接班人,说翻就翻,决不犹豫。“文化大革命”后,刘少奇终于被平反。
    周恩来是毛泽东合作时间最长的、须臾无法离开的助手。1956年后,因为经济思想有分歧,毛泽东大会小会批周恩来,甚至借夸奖柯庆施的文章,在众人面前奚落周恩来:“你是总理,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逼的周恩来检查、辞职。“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和周恩来年事已高,重病缠身,一般人已是得过且过,在中美建交问题上,他听信别人的告状,指示批周。后来,他自我批评,向周恩来解释是小将告状。
    毛泽东和党外人士的关系有许多佳话,也有大翻脸的事。1956年到1957年,毛泽东多次诚恳征求党外人士意见,表示要辞去国家主席。民主人士陈铭枢拥护这一决定,给毛泽东写信说,这是“至美至喜之事”,“顺便提请今后注意几点,一是好大喜功,二是息怒不能自制,三是轻信汇报,四是过分鄙夷传统”。
    半个月后,“反右”开始。7月14日,《人民日报》突然发表这份私人信件,陈铭枢被打成“右派”。整个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就是共产党与党外朋友的大翻脸,从此,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党与知识界、思想界的矛盾加深。
    伟人翻脸可能干错事、坏事,更多的时候是成就好事、大事。虽然我们希望他们不翻脸也能办成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的成败,就在于突破柔情一点,反与不反之间。能一刀断情,扬长而去,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折射出伟人们坚强的个性,唯我独尊的意志,特立独行的品格。当一个人处“权倾天下”之位都不敢倾翻一脸,如何能翻新天下,成的伟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从来不敢翻脸的人,算不得真豪杰,绝对成不了大事。历史如此。

                                                ---------摘自《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