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仔细听,子长是个好地方。党委政府一声令,环境整治大变样,山清水秀风光美,人杰地灵心舒畅……”在瓦窑堡镇石家川村休闲广场上,经常能看到老年文艺队精彩纷呈的环境整治文艺节目。这些通俗易懂的节目犹如一股春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灵。
作风务实,抓铁留痕,齐心协力,努力拼搏,要么不干,干就干好,是子长县干部群众一贯的精神和作风。在该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这一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释放。县上坚持治标与治本双管齐下、城镇与农村整体联动的思路,将城镇“四无”、“四净”保洁标准从主要街道延伸到背街小巷,从县城、集镇延伸到农村,从治标起步延伸到标本兼治,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实现环境整治由“脏、乱、差”治理向深度治理、提升档次转变,由运动式、突击式治理向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转变,由全方位推进向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转变。
仲夏时节,子长到处郁郁葱葱、碧波荡漾,龙虎山景区林木环绕,秀延河畔花红柳绿,山间小路核桃累累。绿色掩映之下,一条条整洁的村道犹如一条条美丽的丝绸锦带,蜿蜒曲折,逶迤绵长,把洒落在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串了起来。公路两旁,一株株榆叶梅迎春怒放,一排排柳树吐出新绿,一棵棵松柏精神抖擞。街角路边、房前屋后的见缝插绿,显示出子长人在建设幸福家园上的良苦用心。
杨柳依依、芳草芬芳。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子长县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悄然转变,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农民在家养花弄草、装扮家居环境已不再稀罕,现代信息网络延伸到村落、走进了农家,跳舞、锻炼成为村民们的新爱好。东晋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幅他心目中的美丽乡村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子长各个乡村的角落也会出现这样的图景。
自从村里硬化了巷道,建起了休闲广场,余家坪镇李家川村的村民就自发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各家自扫门庭,众人维护村容。村庄面貌的改善,又激发了村民对家园的热爱。该村老支书李金林感慨万分地说:“以前灶火挨着炕头,门口对着厕所,猪圈牛棚就在跟前,院子臭,窑里脏,人也懒得收拾。现在,室内亮堂了,院子干净了,人也勤快了,看见哪脏了,哪乱了,就不由得想动手收拾。镰刀锄头不再满院乱扔,厕所不再靠着猪圈盖,苍蝇蚊子不再满窑乱飞,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已成了一件丢人的事情。”
“看如今、面貌变,子长城乡换新颜;清洁屋、垃圾池,填埋场地都健全;格桑花、榆叶梅,公路两旁真美好;群众拍手齐夸赞,环境整治效果显;城乡美丽如花园,赶上都市上海滩。”这是如今子长流传的一段快板,生动展现了该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成果。走上了平坦路,喝的是干净水,住上了小洋楼,上的是卫生厕,更有家门口开放的生态小广场、图书室、活动室等休闲场所。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越来越多的子长农民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城市生活梦变成了现实。在这幅美丽画卷的背后,让人感受到的是子长县委、县政府把改革红利惠及农民、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执政理念,让人感受到的是子长县委、县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强烈脉搏,让人感受到的是子长县委、县政府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体现的是子长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建设美丽子长的“子长方案”的思想厚度、实践深度、人性温度。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子长的灵性彰显着智慧,厚重的历史诠释着勤劳。物质文明集聚起了这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则锤炼出了这座城市的“神”。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子长完善着自己的“形”,丰富着自己的“神”。27万子长人民的大手笔勾画,广泛积极参与,不断前行,经历了化蛹成蝶的惊人嬗变,实现着在寻常与不寻常之间的又一次超越与升华。此刻,一个“干净整洁、生态环保、宜居宜游、文明和谐”的美丽子长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