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喝茶,茶是一种生活。
我渴望的喝茶方式是在含阴笼雾的日子里,找一间干净的小屋 ,小屋里有扇稍大的窗子,窗子里有不大聒噪的风景,微风吹来,便是谈茶饮酒的好时候。
三两知音相聚,不要果盘小吃,只是喝茶。如果人手足够,应该有一个白衣如雪长发飘飘素面朝天的侍女备茶,她要有点微笑,有点脱俗,眉宇间的浅笑淡然如阴天如雾气如茶盏里盘旋而上的青烟。茶随心而喝,可以是复杂的功夫茶,在七盏八杯的冲洗中品出韵味,也可以是简单的清茶,一杯开水,在茶片的沉浮中饮出诗意。喝茶的地方可以是家里,也可以在茶馆,无论在哪里最好不要播放一些浮躁浅薄无病呻吟的流行音乐,也不要一些时尚前卫的rap或者打击乐,最好是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喝茶的人不宜多,三两个足矣,话不宜多,三两句即可,声调不会很高,能听清楚即可。喝茶的时候,心情不能激动,也不能低落,如果做不到心静如水,但也绝不能杂念旁生。喝茶的时候,最好不要谈俗世谈伤心谈豪情,应该谈文学、谈电影、谈往事、谈回忆,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谈自己想念的人,在间隙的沉默中慢慢体会相思的味道。
没人相陪,茶也可以一个人喝。寒夜兀坐,幽人首务,自古以来,能独自饮茶是个做好学生的基本功。一杯泛青的茶一卷发黄的书,在茶的清香中,在书的蕴藉中,便可以品出志士的狷介高洁,奸尤的骄恣下劣,便可以体会秦汉风骨,魏晋的风流,不必如孔丘临川,也不必像东坡临江,看着茶杯中的水波不兴,感知时光的流转,轻轻叹一口气:逝者如斯夫!
茶有生活的茶,也有精神的茶,但只要茶的神在,也不一定要这么多的形式。生活的茶,口渴的时候,满饮三大碗,而后以《红楼梦》妙玉之论自嘲 ;精神的茶,困厄的时候,小杯浅酌,而后以俗世的沉浮自勉。
我喜欢喝酒,酒也是一种生活。
闲暇之时,最好的朋友,可以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微醉既至,说一些不着边际的醉话,憧憬着将来可以一起骗的小姑娘。高渐离是乐师,朱元璋是酒保,樊哙是屠夫,刘邦来跑堂。如果可以的话,邀杜康曹操王守仁李贽孙权共饮一杯。诸葛亮不要,他太忙,说教味太浓,教人喝得不尽兴;乾隆爷不要,他油滑自以为是,会喧宾夺主教人不痛快;李逵太粗鲁,武松酒量太大, 鲁智深可以勉强入座。杯中无日月,壶中有乾坤,我们可以煮酒论英雄,说“儿须成名酒须醉”。看着窗外的俗汉,想起自己的老板,想起那些末流杂志里功利的名流,“哎,世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看着窗外的丑妇,说起单位上满脸旧社会的女孩,说起黄色边缘杂志封面上的苍老师,“哎,世无美人,方使竖子得宠!”
喝酒的形式不必太讲究,可以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一样,在黄昏时分的楼顶顶着绯红的夕阳喝冰啤酒,想一些长远的事情,间或诡异地笑一笑;也可以像《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一样,在昏暗的房子里,抱着猫,慢慢地品一杯浓烈的白兰地;或者像罗马大街上吊着眉梢的奥黛丽赫本一样,在风中奔跑着喝一杯伏特加,然后蜷缩在墙角里看星星。人多喝酒的时候不宜安静,即使起初的安静也只是为后面的喧嚣铺垫造景,脸红之后,眼神迷离,谈一些俗事,谈一些伤心,谈一些豪情,也不妨吹吹牛。喝酒要多,只能和你喝一两杯的男人是不能以性命相托的酒肉朋友;酒要尽兴,三杯两盏匆匆离去的人都是小人; 喝酒要诚,举杯满口仁义道德兄长弟短的都是下流。喝酒要以混乱收场,临走时每人干三大杯,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捡几个自己陪得起的杯子摔摔,在响亮声中哄然而去。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相差也不大远。
觥筹交错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羮残,便用杯清茶来治内心喧嚣的波涛;茶喝多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但扎实亲切的活法。
有茶有酒,人便可以潇洒地活下去,没茶没酒,人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