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84期 -> 1 -> 新闻内容
为民服务从小事做起
新闻作者:李晓军  发布时间:2014-08-12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股股为民务实的温暖春风,使将军故里子长县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各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实打实,不讲形式、不走过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受到老百姓一致好评。他们率先在全县推出窗口服务单位“无节假日轮休制”,实行一日三班倒“24小时服务制”,为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造了宝贵经验。
    一个星期六,记者到县政务大厅,办结婚证的徐亚军,交电费的景美霞,办房产证的刘春梅,交水费的吴世福,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的感受。
    “无假日服务就是好,这样大家办事就更方便了。”
    “我家里正好没电费了,没想到星期六也上班,来缴了费,老人中午吃饭电磁炉就派上用了,指头一按,就能做一顿饭了。”
    县政务大厅主任杨海东介绍,“无节假日轮休制”刚刚开始,关于轮休的具体安排他们正在积极与各驻大厅窗口服务单位取得联系,制订方案,认真对待,加以落实。
    “窗口服务单位无节假日,我们医院更应该成为窗口中的‘窗口’,服务上理应带头。”中医院强三海院长很负责地说。他们平时就有人值班,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他们实行24小时轮休工作制,为急诊患者“全年全日全时制”服务。
    在涧峪岔镇、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的政府大院、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看到的是他们忙碌而工作的身影。“我们清明节干部基本全部出动,要搞森林防火工作,防患于未然,一旦有火情险警,全镇干部上手,及时消化险情于萌芽状态。”马家砭镇镇党委书记魏涛说。
    “百姓办事方便了,我们的干部就相应地要更辛苦。为了在服务百姓的同时,保证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我们对节假日上班后的干部,实行轮休,确保了干部职工的休息。”县长谢延明说。
    “我村的自来水管断裂,影响温室大棚菜的浇水问题,我们给兰书记打了个热线电话,没想到第二天是个星期六,兰书记抽空下乡,来到村上和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安定镇十里铺村蔬菜大棚户郭侯娃高兴地说。
    县级领导纷纷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开展“面对面征意见”和“走基层讲党课”活动。全县3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部门、乡镇、社区和企业等65个调研点,扎实开展了民意大走访活动。县委书记兰孟偃、县长谢延明纷纷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分别深入自己所包扶的安定镇十里铺村和李家岔镇阳道峁村,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户家门口,深入征询意见建议,以实践为炉,拜农民为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芽巷小区,网格员张改红,在她早晨的巡查过程中,发现自己身后的垃圾桶已经溢满,立即通过手机拍照编辑短信,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街道办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
    就在网格员张改红将雅巷小区垃圾桶溢满这一信息上传很短时间里,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清运队就来了,环卫工人对溢满的垃圾桶进行了及时处理。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县着力构建以“县乡联动,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多元化服务”为内容的“一联三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并不断深化、细化这一管理模式,建立了街道办社会管理指挥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和网格员三级平台。在“一联三化”工作中,我县以城区为重点,将城区划分为69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员,定岗定责,全天巡查,实行“一岗十责”和“十位一体”的网格管理机制,形成了覆盖城区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每名网格员配备一部智能手机,可拍照编辑短信,除了编辑信息上报外,还在小区里帮助卫生清洁,为孤寡老人做饭、洗衣服、买药还有送报纸等琐碎事务,网格员既是信息员又是监督督办员,优化提高了服务群众质量,使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及时快办,解决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把为民服务活动实实在在搞在群众家门口,在创建新机制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围绕“凡是对群众有利的机制就要坚持,凡是为群众服务的机制就要健全”的指导精神,不断巩固、细化、深化、《党员中心户制度》、《双百双千包扶制度》、《双诺双评双公开制度》,结合这些制度,提出“进百村访千户,解民忧转作风”活动载体,把教育实践活动搞在了群众家门口。
    “党员中心户,就是咱群众的贴心人。”刚从安定镇廖公桥党员中心户张全民家里走出来的蔬菜大棚户张建星高兴地说。张全民不仅负责全村的蔬菜技术指导,而且负责十里铺、韩家崖缇等四五个邻村的技术指导。
我县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党支部集中活动不便,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在农村精选出一批有文化、有威望、带动能力强、善管理的党员骨干作为“党员中心户”,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严格选任条件和程序,通过“民主推荐、支部提名、组织考察、公示监督和命名授牌”五步程序,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根据不同地域和村情,每个支部一般设置3-5个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5-8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6-10户群众,要求党员中心户争当“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产业开发的指导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形成了“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党建工作机制,明确规定党员中心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子长县共有农村支部344个,农民党员7978名,该县已建立1396个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6638名,联系群众3.8万多户,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覆盖。
    “我们就是要关切群众呼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从制度保障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个‘瓶颈’问题。”县委书记兰孟偃坚定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