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锐)“和农民一起劳动后,发现自己作为乡镇干部有很多不足之处,以后一定要多走到农民中来,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开展农村工作。”
“不但学习到了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辛苦,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一定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近期,在杨家园则镇高家河教育实践基地,前来劳动的党员干部们在经过一天的劳作之后感受深刻。今年三月,该镇在高家河村承包了20亩土地,建立教育实践活动示范基地。由一名领导、两名干部、一户群众组成一个单元,共同劳动,向群众学习农业农技知识,体验劳动的艰辛,倾听群众的心声,更好为群众服务。“只有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向百姓学习,才能真正体会百姓疾苦,真正为群众服务,这才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该镇党委书记徐茂军说到。高家河教育实践基地是该镇大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杨家园则镇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47年党中央转战陕北时,毛泽东在该镇任家山村居住了三天三夜,在这里成功地指挥了青化砭战役,并做出了继续留在陕北的重大决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毛泽东旧居,听取了任家山村群众介绍革命历史。
通过深入挖掘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群众路线取得军事胜利的事例,该镇精心整理了《任家山革命历史大事记》、《任家山革命历史故事》、《任家山红色文化遗产》等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材料,丰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011年,杨家园则镇被列为陕西省首批省级重点示范镇以后,该镇将重点镇建设作为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载体。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重点镇建设成果,为建设建言献策。针对保障房分配问题,征地款价格、兑现问题,该镇改变以往传统的工作方式,由传统的村上向镇政府反映,变为镇政府主动了解群众心声,由村民上访改为干部下访,组成多个工作小组进村入户发放问卷征询保障房分配方案,征地款价格、兑现方式。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出了相关方案,经过镇政府三次与村民代表进行对接,最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妥善解决了保障房征地和住房问题。
杨家园则镇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紧扣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着力打造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使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得到熏陶,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将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