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老家瓦窑堡的山头疙瘩上,鸟瞰四周,满眼便是广袤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一望无垠的黄土山峁疙瘩。蜿蜒不断,千山万壑峁梁纵横。除过寺湾川、中山川、秀延一条大川,再就是满眼的山,出门就爬坡,到处沟沟岔岔。
村庄多数在沟沟里,大多因山因沟而得名,羊肠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峁峁两道河。村子里的名字也起得十分稀奇古怪,加上诸多姓氏,峁、沟、梁、塬、岔,墕、湾、屯、坍、洼,崖、畔、圪崂、砭、河、坪加坡洼。比如:张家沟、王家坪、李家岔、赵家焉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就是这么一个个小小村落,却叫人梦魂萦绕,难以割舍。无论走多远,不管在哪里,都走不出对它不能忘怀的苦苦眷恋,与久久长远的思念……
就这么一个偏僻荒凉、贫穷枯焦的大山胳肢窝里的地方,只长萋萋荒草,光秃秃的山峁疙瘩上很少长树,不长粮食的不毛之地,却是生我养我抚育我成长的地方,给我无限恩泽的地方,我可爱的家乡……
广袤高原塑黄土,千沟万壑焦与苦。
人老几辈在受苦,杂粮土豆难饱肚。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甜籽洒地。加上天旱雨涝,常年一半的收成,农民口中可怜巴巴的半年口粮,有时也被肆无忌惮的咆哮山洪无情地吞噬……
为了一家人的活命,养家糊口,一年里佝偻着身子,起鸡叫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种下的是满怀信心的希冀和眼巴巴的期盼。一年下来,秋后的收获却是破碎的泡沫,心酸的眼泪。每日两餐的吃食,黑豆钱钱的稀饭,苦菜洋芋叉叉,淹酸白菜,很难见到油腥腥……
然而,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倔强勤劳的家乡父老,顽强维艰地守护着这片贫瘠的土地,这方难以温饱的家园,苦苦打拼,繁衍子孙,生生不息。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干蔴瘦骨、干瘪肚子的碎脑娃娃,光着小脚丫,拖拉着板鞋,连蹦带跳,还满村子、满世界没命地嬉戏打闹,有时人在后面,烂鞋却飞出丈二老远。在春风里、在黄风斗阵漫天飞尘,刮得天黄地黑、昏天黑地的村子里,扯着嗓子高唱儿歌,雁、雁摆溜溜,红袄袄、绿袖袖,黄米捞饭、肥肉肉,外婆赶紧插话说:可不敢忘了你舅舅。这大概就是我们童年的梦想吧……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时序到了改革开放好年月,党的政策越来越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煤、石油等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昔日的苍凉、枯黄被浓浓的绿色所掩盖。城乡脱贫致富,一派生机盎然,家乡一下子变了,过去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窘迫惨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而今,按耐不住的内心激动,大米白面、猪羊鸡鱼,顿顿美餐,天天过年。老百姓高兴地说,现而今,东西多得没法说,上海、北京有的,我们这里也应有尽有。每天,可以痛痛快快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餐上一顿。
家乡瓦窑堡县城,四面环山,秀延河绕城而过,风景秀丽,青山绿水,是子长县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昔日,贫穷落后;而今,政通人和。处处张扬着现代都市的繁荣与文明。
一旦想起那远逝了的蹉跎童年,就叫人满怀凄清,愁肠郁结,痛彻肝胆,潸然泪下……
看看眼下,城乡脱贫致富,这块被誉为将军县的红色热土,巨大的变化就使人无比感奋,思绪万千,开怀高歌……
山川秀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黄土高原,我心中的风水宝地。我们一如既往,为珍爱的这方土地奋斗、拼搏、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13年5月23日
于过家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