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非法行医,家住石窑坪的李女士就气不打一处来。今年,3岁的孩子生病拉肚子,图方便的她带孩子到附近一家私人诊所去看病,输了两个多礼拜的液,前后花了上千元,病还没好。后来到了县医院,吃了几天的药就好了。想起之前让孩子受的罪,心里很是生气,于是她将该诊所投诉到了子长县县卫生监督所。
该县卫生监督所所长张渊说:“像李女士所反映的这种情况很多见,我们经常收到类似群众的反映和投诉。非法行医危害群众就医安全,给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是医疗市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使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取得成效,防止“黑诊所”在“打非”专项行动后的死灰复燃,继续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县卫生监督所不断探索,努力建立医疗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县卫生局、公安局、药监局、计生局、检察院、监察局六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部门协同的作用,不断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对医疗行业监管的有效模式;加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挂横幅、发传单、高音喇叭、微信、微博、信息等宣传方式,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醒群众患病时应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就医;将非法行医的场所和无行医资格的责任人列入非法行医黑名单,每月固定向社会公开,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加强医疗机构动态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全县城区医疗市场划分为两个片区,实行所长—科长—卫生监督员各负其责,对辖区内有证的医疗机构、“黑诊所”和药房全部建立台账,监督员每人负责4—6家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一旦管辖范围内医疗机构因监管不到位发生医疗事故,将严格追究包片、包户监督员责任。
截至目前,共查处违法案件21起,结案21起,取缔“黑诊所”13家,非法终止妊娠手术2家、处罚超范围执业1家,违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4家,使用不合格一次性医疗物品1家,行政处罚21家,罚款金额5.35万元,没收药品47箱、器械41台件 ,拆除“黑诊所”门头牌匾9块,并向县公安局移送了2家多次违法行医的“黑诊所”负责人。切实有效地打击了一批“黑医生、黑诊所”,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