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 近年来,我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为终极目标,2018年全县贫困发生率由4.56%下降到0.77%,7861名贫困人口如期实现了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将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通过定期邀请致富之星、乡贤能人、道德模范巡回演讲,建立“农民大课堂”等方法,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同时,我县按照“长+短”思路,探索出“合作社(企业或公司)+贫困户”“党支部+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5月15日,余家坪镇新寨河村的油桃已经上市,63岁的张海琳早早地来到油桃大棚里,开始紧张忙碌的一天。
看到生活越过越红火、精神越来越振奋的张海琳,身边的人都为他感到开心。张海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打工、种植大棚油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一场车祸夺去了张海琳女儿的生命。祸不单行,他的妻子抑郁成疾,得了肺癌。为给妻子看病,张海琳东凑西借,债台高筑,可即使用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挽救妻子性命。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张海琳彻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当时的我饭也不想做,活也不想干,门也不想出。”
2015年,张海琳被确定为贫困户。“你有信心经营温棚种植吗?有的话,我来帮你解决问题。”这是时任县委政法委书记李宜然见到张海琳说的第一句话。10天以后,李宜然再次来到张海琳家,为他带来了帮扶政策和启动资金。
镇、村帮扶干部也多次与张海琳交心聊天,开导他,化解他的心结。渐渐地,张海琳不再消极度日,他将所有悲伤藏在心里,尘封起来,把眼光看向未来。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6年,张海琳成功脱贫。今年以来,张海琳仅油桃收入就达到了4万元以上。2017年,张海琳被评为全省年度脱贫致富先进个人。
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我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定期邀请致富之星、乡贤能人、道德模范进行巡回宣传,传承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淳朴的乡风民风家风。
我县整合扶贫、就业、教育、产业、电商等培训资金和资源,建立起“农民大课堂”,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让农民“立志”“增智”“有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年67岁的郭生兵,是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村民。早年下煤窑落下“煤肺”的病根,干不了啥重活,老伴还患有慢性病,除了一些微薄的补助,基本没什么经济收入,是村上典型的贫困户。
2018年,我县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出台养殖业补助政策。一头牛补2000元,一头猪补500元,一只鸡补20元。郭生兵铆足了劲搞起了养殖业。整整一年,郭生兵忙个不停。到去年年底,他出售了6头育肥的猪,加上卖鸡和其他补助收入,净赚1.5万元,成功脱贫。
在南沟岔镇宋家坪村,村民薛启军一边在猪圈里给猪添饲料,一边告诉记者:“2017年我还是贫困户,2018年,在何光军的帮扶下,我养了30多头猪,一年挣了3万多元,一下子就脱贫了。下一步,我计划养殖11头母猪、80多头育肥猪。”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努力实现扶贫对象长效稳定增收产业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探索出“合作社(企业或公司)+贫困户”“党支部+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N+贫困户”扶贫模式,将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和“利益链”之中,走上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