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286期 -> 4 -> 新闻内容
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空巢老人的“孝顺女儿”——记陕西省2018年度岗位学雷锋标兵李秀玲
新闻作者:王东东  发布时间:2019-03-29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32岁的李秀玲,是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镇的党委文书,而除此之外她还有另外两个身份——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和空巢老人的“孝顺女儿”。多年来,这位普普通通的女干部,把该镇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甘当他们的贴心“小棉袄”,为他们筑起爱的港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在近日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的2018年度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李秀玲榜上有名。面对殊荣,李秀玲谦虚地说:“帮助别人使我快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要把这份荣誉,作为鞭策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你看这是秀玲给孩子送来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
  “一有时间,秀玲就跑到家里给孩子辅导作业”
  “前段时间,秀玲还带孩子进城、爬山、看电影,对孩子的生活可关心了”
  ……
  3月8日,记者来到新寨河村留守儿童刘嘉城的家里,说起“爱心妈妈”李秀玲对刘嘉城的好,他的爷爷刘丙元就会竖起大拇指夸李秀玲是个好人,给他们家带来的温暖。
  刘嘉城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家出走弃他而去,父亲文盲又残疾,从小就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长期以来,性格孤僻,不愿和同龄孩子交往。李秀玲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当起了刘嘉城的“爱心妈妈”。常与刘嘉城谈心,为他辅导作业,每到孩子的生日都会送生日蛋糕和学习用具,并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帮助打开他的心结,经过半年多的开导,终于让刘嘉城慢慢性格变得阳光开朗,开始接受朋友了,而且学习也进步飞快。从刘嘉城上幼儿园起到现在五年级,李秀玲先后给他赠送衣物、书籍400余件次。
  “留守儿童缺少的不仅是学习辅导,生活上和行为上同样需要关爱和引导。”这是李秀玲通过走访群众,深入摸排,了解到全镇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于是,2013年她号召并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志愿爸爸、志愿妈妈”活动,让全镇干部职工与留守儿童“多对一”结对帮扶,给留守儿童带去“家”的感受,让他们重拾阳光与自信。
  在她的带动下,全镇640余名干部职工,分别成为320名留守儿童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累计为他们进行家庭教育达800余次,道德模范教育1500余次,健康宣传教育640余次,向留守儿童赠送物品2000余件次,其中,书籍1200余套、课桌椅300套。
  现如今,在余家坪镇时刻都能看到“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热心地帮助留守儿童的场景。遇到家庭困难的孩子,“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就帮他们购买文具、书籍;遇到思想浮躁的孩子,“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会找他们谈心、对话;面对孩子犯错误时,“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又会像父母那样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
  空巢老人的“孝顺女儿”
  2月19日,是传统的元宵节,李秀玲和该镇郝家川村互助幸福院的20位空巢老人一起包饺子、煮汤圆,共享节日的欢乐。弥漫的饭香和老人们心底溢满的幸福交织在一起,就连空气都变得格外香甜!这样温馨的画面时常定格在小院……
  “近些年来,村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数量逐年上升。如何帮助老人们排解孤独、安度晚年?”这是李秀玲在多年乡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无独有偶,郝家川村的第一书记李新刚在驻村工作中也有这样的困惑。在多次查阅相关资料、外出考察后,2014年,他们俩决定借鉴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老年幸福院的做法。于是,李秀玲和李新刚整资料、写方案,最终在余家坪镇党委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于2017年9月,利用村学校闲置的9间平房,建成了子长县第一个村级老年幸福院,并命名为“郝家川村互助幸福院”。
  目前,郝家川村幸福互助院运行状况良好,已接纳20位70岁以上的老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70岁,每一位老人的生日李秀玲都记得清清楚楚。每次为老人们点上生日蜡烛,唱起生日快乐歌时,老人们感动地哭了,又幸福地笑了……
  老人们口味不同,李秀玲时常会过去调整食谱,平衡营养搭配,让老人都吃的顺心健康。平时老人有特殊需要,她也会安排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需要另做。
  82岁的郝家川村村民郝根新,老伴在8年前就去世了,子女又都外出打工,自己成为留守老人,平时连个陪说话的人都没有,更难为他的是做饭的问题,经常馒头稀饭热一顿、凉一顿地瞎凑合,好久都没吃过一顿热乎饭了。互助幸福院成立之后,李秀玲及时让他住了进去,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郝根新倍感温馨地说:“李秀玲就像我的闺女一样,没的说!”老人们说,他们在这里过得舒心,就是因为李秀玲像亲生女儿一样,让他们的晚年充满阳光,幸福快乐。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李秀玲就发动社会力量,组织成立了余家坪镇“守望幸福”志愿服务分队。大家各展所长,尽显其能,为老人理发、洗衣服、缝补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发动一些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从四面八方过来看望老人,大家你捐200元、我出1000元,纷纷捐物捐钱,奉献爱心。累计捐赠物品1000余件次,开展志愿服务1500余次。
  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李秀玲驻村以来,经常到我棚里给我指导大棚油桃技术,像疏花、施肥、疏果、套袋等技术,都是她最先学会给我教会的。”新寨河村大棚种植户王福有感激地说。
  2010年9月,李秀玲积极响应号召,放弃企业高薪工作,返乡当起新寨河村的大学生村官,驻村期间,她利用自己学得快,记得准的优势,通过报纸、远程教育、电视、网络等渠道,学习大棚油桃栽植技术,一方面,主动给上门求教的棚户耐心讲解油桃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还主动到群众的棚里指导群众配方施肥、治病防虫等管理技术。
  “我现在这些技术都掌握了,由原来的2棚油桃发展到,今年种植5棚,油桃收入已经成为我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王福有满怀信心地说。
  在李秀玲的指导带动下,新寨河村陆续发展大棚油桃91户153座,为了做好油桃销售,她又担起“农村淘宝”负责人,做起油桃销售的“代言人”,油桃销售供不应求。新寨河油桃棚均产量5000斤,棚均收入3万余元,总产量5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万元。2017年8月,新寨河村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大棚油桃)示范村。
  多年来始终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感受到春天般温暖的李秀玲,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也受到了同事和组织的肯定。先后荣获延安市“优秀党建通讯员”、子长县“三八红旗手”、子长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子长县“优秀共产党员”、子长县“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和子长县“青年突击手”等,她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子长县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