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岭朝霞
瓦窑堡以西三十华里的安定城西南隅,有一山拔地而起,其势峻峭,景色秀丽,形如凤翼。山下泉水积流成池,名日:“凤凰池。”《安定县志》载:“众山皆高,而一山独卑,则卑者尊是也。”当朝阳磅礴而出时,登高远眺,七彩云霞山上缭绕,经久不散,仿佛有凤翼在朝霞中起舞,使人眼花缭乱,观不胜观。古人有诗赞日:
峰挟飞来势,因传风岭名。
翻身翔万仞,展翼抱重城。
奇彩交相映,高岗宛若明。
丹山何处是,此地瑞云里。
据民间传说,这里还有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受伤的金凤凰落在这里,东村贪财的李财主想抓住金凤凰,获得一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他把斧头磨得特别锋利,只待日落西山便好行动。当夜深入静的时候,李财主偷偷摸上山,凶狠的扑向金凤凰,通灵的金凤凰展翅高飞。李财主见状,慌忙将斧向金凤凰扔去。这一斧没能砍死金凤凰,却砍下一只金翅膀压住了李财主,后来变成一座横贯西南的大山。风翼伤口处流出的鲜血,变成潺潺的流水,浇灌着山下的万亩良田。
从此,人们便把这山称为凤翼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仿佛看到一只金凤凰在朝晖中飞舞,人们便把它美誉之为凤岭朝霞。清代安定知县姚国令,曾赋诗赞曰。
风岭朝霞
霞光千岭灿,风彩九苍明。
朝阳上梧桐,如闻雍喈声。
2.锦屏叠雪
安定城南,有一山九级连云直上,原名“二郎山。”据《县志》记载,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年),辽东义洲贡生朱尚义出任安定县令时,观其状若列屏,随改名“锦屏山。”东西各与文笔,风翼二山相连。山下泉水清澈透亮,因名濯锦泉。锦屏山景致尤以雪景为最佳,瑞雪纷飞时,山涧银装素裹,分外娇娆,整个锦屏山好象一架白玉屏风。因此,北宋沈括有“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寨人,化尽素衣人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的诗句,即指此处。古人有诗赞日:
六出兆丰年,寒山瑞霭笼。
天开花世界,雪降锦屏风。
不籍春光染,偏宜月色融。
谁呵文笔冻,八面写玲珑。
此处民间也有一段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取得天下后,扩建城池,广设州县。一日路经安定,见这里秀峰林立,物阜民丰,便传令督建城池。但见安定堡西南的风翼山朝霞灿烂,东南方的文笔山高耸入云,唯此两山之间却隔着一道峡谷,不仅给建城带来困难,也大煞此良山美景,心中甚为不快。一日午睡,梦游土地庙,见土地佬醉眼朦胧,姗姗来迟,不禁大怒,责之日:“汝为一方土地长官,不为建城献力,整日贪杯误事,实乃枉食人间香火。限汝三日搬来一仙山填于风翼、文笔之间,如有延误,定斩不赦。”土地佬一听,连连告罪,忙召诸友前来议事,议了半天,总找不出一座风景优美的仙山来。看看限期将到,急得土地佬大哭起来。恰好天神杨戬云游到此,见老头号啕痛哭,当即变成一青年落下云头,问:“老人家因何事这般伤心?”土地佬便将限期搬山之事诉说一遍,杨戬听后安慰老头道:“老人家休要伤心,待我助你一臂之力。”说罢,便返回天庭,走进玉虚宫内,将立在宫中的白玉屏风顺手一抛,不偏不斜地正好插入风翼和文笔两山之间,变成一座美丽的锦屏山。
千百年来,锦屏山每当冬雪降临时,山上银装素裹,十分壮观,古人以诗赞之日:
雪花飘洒白,山意静忘青。
如遇波斯贾,新铸琉璃屏。
曾任安定知县朱尚义,为改名锦屏山,诗以志之:
卢芳寨改锦屏山,从此人居黻绣间
万户楼台增气色,九秋岩蚰任跻攀。
黄花北望云多碧,紫塞西来水几湾。
采菊敢希彭泽令,携壶可许醉仙颜。
3.文笔腾光
安定镇城南,有一山壁立如刀削。据《县志》载:“昔时山上建有文昌阁一座,阁翼如鸟展翅,腾空欲飞,旁矗一塔,塔尖好似一巨石笔,直插云天,因以文笔命峰。阁塔相问,气势不凡,可惜毁于兵燹。山下泉水聚集成池,日聚墨凹。城北门外,又一石台壁立于秀延河中,名日砚石。此“石笔、墨池、砚台”传说为文昌君之三宝。据民间传说.文笔山有白练腾升,邑人必有考取者也。因此,古人有诗赞日。绝磴传神笔,霞光炫赤城。
一枝悬正直,五色袁文明。
写出云烟状,挥来风雨声。
祥辉腾万丈,雁塔兆题名。
4.小秦王饮马泉
安定镇西的唐家川村,有一石壁高耸直立,壁下有一水潭,潭水晶莹透亮,甘甜凉爽,上有宋代画家李公鳞先生所书“饮马泉”三字嵌入石壁,虽经多年的风雨侵蚀,残迹犹可辨认,此即闻名一时的“小秦王饮马泉。”
相传秦始皇听信奸佞,使太子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扶苏跋山涉水来到上郡之地,见蒙恬将军筑长城,操练军马,保边疆,深得民心,不仅无谋反作乱之心,却是千金难买的忠臣良将,便决心与蒙恬同心协力把好秦朝的北大门。一天,探马报有胡人入侵,蒙恬将军亲临阵上指挥作战,围歼贼兵。不料一队残兵突出重围,向东逃窜,驻守阳周城的扶苏将军立即率三千铁骑尾随追歼,兵行至两郎山,因山高林密迷了路,转来转去,转了几个时辰还没有走出去,人困马乏,又无泉水可饮。正在危难之时,忽见草丛中钻出一只梅花鹿,向着马头长呜三声掉头便跑。扶苏将军和随从催马紧追不舍,追了三十多里路之后,只见梅花鹿立于石壁顶上一动不动,扶苏执弓搭箭对着鹿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响,梅花鹿不见了,石壁下面一股清冽冽的泉水正在向下流淌,汇成晶亮碧绿的水潭。扶苏喜出望外,忙传令军马在此休息片刻.直待吃饱喝足了又继续登程。最后,全歼了入侵之敌。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扶苏将军守土抗敌的丰功伟绩,便把这泉水称作“小秦王饮马泉。”后人有诗赞之日:
自古莫贵皇家子,塞上监军百战酣。
今日泉边冤雪去,不见将军饮马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