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75期 -> 3 -> 新闻内容
假新闻透露真信息
新闻作者:(美)司徒雷登 常江 译  发布时间:2014-04-1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滞留北京的司徒雷登被日军监禁。尽管失去自由并且饱受折磨,他和狱友们仍然想方设法“苦中作乐”。
    沦为阶下囚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战时新闻。当时只有两份报纸可以订阅,一份是一家当地的英文日报,内容及其匮乏,清楚地表明了日军控制下的强大压力。另一份是《大阪每日新闻》的英文版,这张报纸事先经过精心编辑,专门为中国国内读者设计,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这样的假新闻。
    每天,我们都在晚饭前的所谓“鸡尾酒会”上聚到一起,讨论当天的时事。由一个人负责研究各种新闻出版物,阅读相关的段落,让大家尽情评述。一般来说,我们对德国大使馆的《每日公报》很敬重,它刊登的新闻基本属实,但日文报刊就假的离谱。不过,他们再怎么胡编乱造,也还是会无意中泄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都成了解读假新闻的高手。比如有一次,读到美军试图在太平洋某岛屿抢滩,但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海上,随后美军又发动了一次攻击。突然,关于这岛屿的消息就从报纸上消失了,过了许久,才冒出一篇文章描述日本人轰炸岛屿的情况。看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结论:美军已经成功占领了该岛。
    从亦真亦幻的消息中,我们总结出轴心国开始严重缺乏物资,并预计到不管美国表现如何,日本在德国战败后不可能坚持很长时间,估计4个月或6个月就会投降。我们当时对美国的生产能力把握不准,但有一天报纸上配了个大大的标题:美军飞机产量比上个月下降了2%,只生产了7500架。我们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美国的战时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日本人愿意对着2%兴高采烈,那就随他们去吧。
    到了1945年春天,《大阪每日新闻》的投递日渐稀疏,最后完全停刊了。我们当时还挺犹豫,到底是该为盟军将士的胜利高兴呢,还是该为失去主要新闻来源而扼腕叹息?
--------摘自《在华五十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