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镇久负盛名的景观当属“安定八景”。上一期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凤岭朝霞、锦屏叠雪、文笔腾光、小秦王饮马泉四景。这一期为大家介绍其余四景。
石室庄严 石室指安定故城东北2公里之处钟山南麓的钟山石窟。清道光《安定县志》将钟山石窟列为第一景。钟山石窟又名石佛岩、普济寺、禅寺、石宫寺。据碑记载,钟山石窟其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距今1600余年。石窟依山而建,座北向南,经历代修茸、扩建至元初已形成大小石窟11个及众多古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五百,主持僧北辖葭县,南通骊山,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重要基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岩现有石窟5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排为主窟,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其始建于宋治平四年,距今已有945年。洞内万尊佛像富丽堂皇、色彩鲜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排列错落有致。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是世界罕见的石窟,中国最早的石窟,陕北第一石窟。
钟山石窟群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宫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寺浮图塔五部分。最有佛学研究价值的当属惠善大和尚浮图塔,又名普同塔。该塔始建于明代,六边七级实心塔,密檐鼓腹。塔座周长10.2米,高0.2米,座正面上方各有一石雕龙头。塔身通高9.5米,正面每层都有石雕佛像。第四层六面均有浮雕,塔顶有一坐莲花佛像。系宋代慧善和尚墓拆除后,明洪武年间在原址修浮图塔以纪慧善和尚生平功德,目前保存较好。1992年4月20日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池晚烟 安定西20公里处有西麻池。道光《安定县志》载:“西麻池峭壁枕流,上有台榭址,雨前烟气俱来,农人常占验焉”。
花崖秀特 安定东20公里处花石崖,三山鼎立,众壑归一,秀延河经此成“S”走向,山环水绕,层峦叠嶂。崖上千壑万孔,玲珑如花,被称为“花崖秀特”。
北河晓月 安定城北门外,众水交流,绕城而过。月夜,河水映衬,水天一色,大有芦沟景致。道光《安定县志》载:“县城北门外众水汇流,为清涧、定边、靖边往来通衢,有芦沟胜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