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子长通讯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67期 -> 2 -> 新闻内容
变化中的涧峪岔
新闻作者:李晓军  发布时间:2013-11-12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沟造地工程现场

    报讯(李晓军)走进重耳川,来到涧峪岔镇,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独具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展现眼前,重耳山体公园怀古育今,正在建设的安居楼房拔地而起。沿一条川道上来的河田,经治沟造地整理,广阔无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就是要以小城镇为轴心,实施好‘项目引领、基础奠基、产业富民、城镇带动’四大战略,努力打造文化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大镇。”涧峪岔镇党委书记刘征为我们描绘着他心目中的宏伟蓝图。
    “我们全镇的重心工作是小城镇建设,其次以小城镇建设为带动,镇村统筹协调发展,延深蚕桑产业开发链条,推动治沟造地项目,构起全镇经济骨架。”镇长齐小昕概括了全镇近年来主要工作。
    提升城镇品味,力造文化名镇
    2011年,涧峪岔镇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镇建设单位,为该镇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机遇,启动论证并储备了砌筑河堤、引水进镇、拆迁登记、商住楼建设、滨河路建设、街道规划、管网建设、配套线路及工程实施、机关单位迁建等项目。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重点突破、超前发展”的原则,聘请西安中晟设计院,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对重点镇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证,制定了总体规划和修建详规。目前形成“一心、二轴、四节点、多组团”的城镇格局。“一心”即重耳公园,是规划区的核心;“二轴”是由城市绿化节点联系形成的城市绿化轴以及城市商业节点形成的城市商业发展轴;“四节点”是2个商业节点和2个绿化节点;“多组团”是由主要道路自然分成的5个功能组团,即滨河商业组团、综合商住组团、重耳公园绿化组团、商住功能组团和公共设施组团。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镇计划三年完成,总投资3.3亿元。目前,重耳公园建设,镇中心商贸区排水、排污管网建设,镇中心商贸区人行道、巷道硬化美化,加油站建设,镇中学周转房建设及餐厅改造,液化气供应站建设,旧房拆迁,敬老院和保障房建设等31个工程已完成。为提升城镇品味,该镇不断加强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建成休闲长廊1处,栽植草坪花坛11处,沿街摆放花坛30个,更换镇区周边常青树种20万株。修建高标准垃圾屋121座,购买垃圾桶240个。同时,充实环卫工人力量,建立环卫工人管理长效机制,为镇区人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不忘“软实力”的提升。不断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城镇品味,延长旅游链条。通过挖掘重耳历史文化内涵,投资495余万元建成了重耳主题公园,通过浮雕展现了重耳奔狄,取妻生子,载桑养蚕,重耳出征,重耳别姬,秦晋之好,成就霸业等场景。并将刘家坪村更名为重耳村,正在筹划更名涧峪岔镇为重耳镇。同时开展群众广场舞,秧歌比赛等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素质。
    延伸产业链条,主打蚕桑品牌
    依据该镇传统的蚕桑产业,围绕“万百十千”规划(即:嫁接改良1万亩良桑、发展10个养蚕专业村、每年新建100个温室蚕棚、发展1000户养蚕大户),推行“桑园流转”政策,不断扩大扩强蚕桑产业。在做强产业的同时注重做精做细深加工,先后尝试开办了蚕沙保健枕、蚕丝被等加工厂,变废为宝推广桑枝养香菇等新技术。全镇现有桑园面积2万亩,其中良桑1.2万亩,高标准温室蚕棚420座,蚕桑专业村8个,养蚕大户520户,推广方格簇10万片,年养蚕6000张,年创利800余万元。
    强化治沟造地,福荫子孙后代
    涧峪岔镇今年的治沟造地项目区由淮宁河、迷家河、白家河、毛家河五条沟道组成,分为五个项目片。项目建设总规模为5841.45亩,建成后可新增耕地1000余亩,主要工程包括: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及生态防护。工程动土方量125.66万方,新修临河护田坎34.77km,新打机井21眼,新修溢流坝2座、生产桥20座,安装地埋输水管道16.28km,新修田间路30.18km,栽植树木12072棵。目前,已平整土地4800亩,新修田间道路10公里,排水工程和河堤工程正在实施。该工程将通过综合应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科技措施,对昔日的沟道和支毛川台地进行集中整治,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镇村统筹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党委,政府把人民期盼生活的愿望化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造福人民群众的决心,几年来,切实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修成了3条柏油路39.5公里,其中稍焉至刘家坪14公里,阳坪至杜家洼18.5公里,东良至方家河7公里。同时将边家湾至折老庄、张家山环山路 、红崖焉环村,浩则焉至斜山的四条道路14公里路面拓宽并砂石化。经过几年的持续不断努力,拓宽新修的砂石路52.5公里。实现了全镇乡村道路的砂石化目标。二是改换村容村貌,加大“双创”工作力度。先后投资230余万元,对南家峁、刘家坪、边家湾、张家山等村2532户8414孔窑洞粉刷窑面、围墙、新修脑畔花栏及围墙。为镇区配备垃圾中转箱6个、果皮箱42个、垃圾桶120个,新建垃圾屋21个,购买垃圾清运车1辆,保洁车6辆,摆放街面花坛16处,建成文化宣传长廊2处400米,更换镇区门面牌匾100块,新建双翁漏斗厕所100座,涂白公路沿线树木1.5万株。三是全面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70余万元解决全镇1223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四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镇党委、政府将每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10%用于教育,先后完成了中、小学撤并工作,小学改建镇幼儿园;加大对教师的奖励补助,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300元的奖励。
    变化翻天覆地,群众有目共睹。变化中的涧峪岔,涧峪岔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坚信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一个全新的涧峪岔镇将耀眼在白于山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共子长县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陕ICP备11005954号-8